據了解,中國人口腔患病率高達97.6%,幾乎人人都有牙病。一項統計顯示,目前國人的齲齒總數約有25億顆。但對大多數人來說,牙疼不是病,牙齒出了問題一般忍字當頭,實在不得已才……
據了解,中國人口腔患病率高達97.6%,幾乎人人都有牙病。一項統計顯示,目前國人的齲齒總數約有25億顆。但對大多數人來說,“牙疼不是病”,牙齒出了問題一般“忍”字當頭,實在不得已才到醫院看牙科。這種做法正確嗎?當然不正確。但國人對自身牙齒疾患重視程度相當不足,在牙齒健康問題上最少存在三大誤區。
誤區一
牙病能拖則拖,不及時就醫
劉院長介紹,前幾天,有個患者,她喜歡甜食,且作息不規律,久而久之左上側磨牙在咀嚼東西時經常隱隱作痛。但她拖了四五年直到磨牙已經從內向外爛了一個3-4顆米粒大小的牙洞,才到醫院就醫。醫生無奈地告訴她,這顆爛牙情況非常嚴重,但還有保留價值,必須進行根管治療后再填補牙洞和修復牙冠,預計花費一千多元。
“牙齒疾病不同于身體上其他疾病,它一般發展緩慢,但只要稍微留意就能發現問題所在,完全可以通過有效預防避免牙病發生,也可以在牙病早期及時治療防止牙病進一步惡化。”劉院長介紹說,很多牙病疾患都是“拖”出來的,將牙齒最初的小問題慢慢“拖”成大問題,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再去想辦法解決,不光要付出更多的時間、精力,還要忍受更多的痛苦。
誤區二
牙齒壞掉后就拔掉
“我想讓牙病朋友知道的是,自己口里長出來的牙齒永遠是最好的。即使是價格昂貴的種植牙,在功能、形狀、效用上都遜色于原來的牙齒。”劉院長為牙病患者提出了這樣的忠告。
人的天然牙和種植牙的最大區別在于天然牙上有一層牙周膜。牙周膜有兩個重要作用,一個是感知食物軟硬度,另一個是被動緩沖,這兩方面作用都能起到保護牙齒、牙根的作用。目前種植牙還沒有這樣的功能,假牙也如此。即使牙齒的神經已經壞死或牙本質、牙釉質已經爛掉,也不放棄對每一顆原生牙齒的再利用。
誤區三
有需要時再牙齒矯形也不晚
劉院長說,最近來該院進行牙齒矯形的大學生很多,他們都是因找工作的需要才來的。劉院長說,他們的牙齒已經錯過了較佳的治療矯形時期,矯形難度已大大增加,如果在換牙時期能及時治療,可能不需要矯形就能保證牙齒整齊。
很多人認為乳牙不能拔也不用拔,因為乳牙最終要被恒牙替換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還有人認為,牙齒畸形只是影響美觀,有需要的時候再矯形也不晚。劉院長認為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對的。一般來說,人的牙齒在乳牙期都非常齊整,需要矯形的牙齒一般都出現在開始換牙后的混合牙期。混合牙期牙量大于骨量,后生牙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,就容易造成牙齒排列畸形,所以換牙期是牙齒矯形的較佳時期。